前期我们随着“寰行中国”的别克车队,开启了「华夏苍穹」探秘之旅贵阳-昆明的首站,这一程,寰行中国的别克车队继续赶路。这次从昆明出发驶向丽江,为的是苍穹界中最燃最热情的那位,太阳。
图片
图片
图片
太阳是地球最近的恒星邻居。它提供能量,允许生命存在于我们的星球上,但是能量是以成本为代价的;太阳有一个可变的环境,包括太阳耀斑、带电粒子的日冕物质抛射和太阳风。更好地了解太阳的日常行为很重要,因为太阳活动会影响人类各项活动,甚至包括在太空中的宇航员和卫星通讯。太阳作为太阳系的核心,表面相当于一个每秒钟爆炸千亿颗氢弹的所在,始终是人类不敢奢望探索对象。但是,从夸父追日到发明创造出日晷、太阳钟、圭表等太阳计时器,再到如今确立开展太阳系探测的终极目标,人类对太阳的探索利用,从未停止。清代彭端淑在《为学一首示子侄》里写道:“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纵观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总是不乏“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斗争精神,展示出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探索太阳的过程,也正是攻坚克难精神的真实写照。2018年,美国发射了帕克太阳探测器。帕克太阳探测器旨在近距离观测太阳。“帕克”计划环绕太阳飞行24圈,并调整轨道逐渐逼近太阳,最终抵达距离太阳表面约610万公里的地方,成为有史以来最靠近太阳的航天器。
图片
我国第一颗综合性太阳探测卫星——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计划于2022年上半年发射升空。这颗卫星的发射,将标志我国进入“探日”时代。ASO-S预期在轨运行不少于4年,由3台有效载荷组成:莱曼阿尔法太阳望远镜,全日面矢量磁像仪及硬X射线成像仪。这颗太阳探测卫星将同时观测太阳全日面矢量磁场和太阳上两类最剧烈的爆发现象——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研究这“一磁两暴”三者之间的内在物理联系,揭示太阳磁场变化产生太阳剧烈爆发的因果关系。
图片
ASO-S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甘为群表示,大胆的帕克卫星跑到太阳附近观测是非常了不起的进步,因为它对技术,耐热材料的挑战,非同寻常。但帕克卫星的科学目标与我国ASO-S的科学目标完全不同。“我们的卫星距离地球近,能允许X射线成像仪的重量达到160公斤。同时,距离地球近,能够保障数据传输的及时性。总体来说,距离远有远的好处,不能简单地评价距离太阳越近,就能进行更有效的观测,主要看科学目标。”在科学家们无惧炙热到太阳上开展科研前,身处地球的人类又是怎样观测太阳、利用太阳以及膜拜太阳的呢?
昆明→楚雄
“琉璃万顷”寂寞让你如此美丽
车队一行驱车前往抚仙湖,这里湖水晶莹剔透、清澈见底,古人称为“琉璃万顷”,位于玉溪市澄江市、江川区、华宁县之间,帽天山演绎5.3亿年前生命大爆发的奇迹,以盛产抗浪鱼而闻名于世,环湖东南西背山,唯北面一片平坝,阡陌交错。
图片
“抚仙湖”得名于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相传天上有石、肖二仙因慕此处湖水清澈明净,特地驾云来到湖边,被这瑰丽的湖光山色所陶醉,以至流连忘返,久之,二仙搭手抚肩化为山石,抚仙湖也因此得名。早在明末,旅行家徐霞客在他的《徐霞客游记》中就有“滇山惟多土,故多壅流而成海,而流多浑浊,惟抚仙湖最清”。
图片
图片
图片
而此行的目的,不仅仅是欣赏瑰丽多姿的山湖景色,更重要的是去拜访世界上最好的太阳物理观测站之一,也是亚洲最大的太阳观测中心,中科院云南天文台抚仙湖太阳观测站。
人类建成的天文站中,夜天文观测站多建在山上,而太阳观测站多位于湖边或海边水边。太阳观测站和夜天文观测站相比,强调的是白天的大气视宁度。所谓视宁度,是指望远镜所获图像的清晰度,它取决于大气湍流活动程度。
在阳光直射时,水面上的空气比陆地上的空气更加稳定,近地面视宁度相对较好;水边空气中的灰尘较少,垂直方向大气透明度较高,有利于观测及仪器保护和维护。
此外,晴日数和日照时间也是太阳观测站址的重要评价指标,抚仙湖太阳观测站近年实际观测日数在218天到242天,其间连续日照时数都在3小时以上。
图片
新中国成立之后,太阳观测研究蓬勃开展。自上世纪70年代起,中国太阳天文学家踏遍了袓国的山山水水,进行了不同科学目标要求的各种太阳光学选址,获得大批台址数据,在这个基础上,1996年正式决定为一米口径的红外太阳望远镜在昆明附近选址,经一年多的巡回筛选,最后选定抚仙湖畔。
图片
时隔多年,一米口径的红外太阳塔(现名NVST,New Vacuum Solar Telescope,新真空太阳望远镜)静静矗立在抚仙湖东北岸,白色的墙体,四层的建筑,楼顶还放着一个圆顶,以湖为背景,映衬下显得非常漂亮。而那个一米口径红外太阳望远镜就放置在这个圆顶里,它下面有一个6米粗10米长的光谱桶,旁边设有观测室、维修间。
图片
这一架一米口径红外太阳望远镜主要科学目标是,在零点三至两点五微米波段上对太阳进行高分辨率成像和(偏振)光谱光测,高精度地同时探测太阳光球、色球磁场及其动力学特征,为当今世界上较为先进的太阳观测设备之一,亚洲最大,更是我国附近8个时区内唯一能对太阳进行高分辨率观测的望远镜。在全球最近十年的太阳活动观测中,该站获得的有效数据,更是超过全球高分辨率数据总量的三分之一。
图片
在三楼的观测室里,一米红外太阳望远镜的成像就显示在科研人员的排排电脑前,这也算得上是我们最近距离地观测太阳。密麻的黑点在粗糙的白色表面上无规则地闪动跳跃,这就是太阳黑子的活动。
在抚仙湖观测中心,巨大的落地窗外是平滑如镜的抚仙湖,眼前电脑上是太阳穿行了8分钟光年之后抵达地球的图景。一开始觉得他们的工作好浪漫,再细想他们的工作又好无聊。一米红外望远镜所能观测到的,只是太阳表面的百分之一面积。
昆明的天文专家们每周轮班,来抚仙湖待上一个星期,就是选择每天不同的那百分之一的观测位置,加以记录和分析。通过日久天长的数据累积,试图分析出太阳活动的规律。
图片
说句不敬的话,观测太阳与我们坐在家里,打开煤气盯着看灶孔里窜出的火苗没什么大区别,而且我们所见到的太阳,我们子子孙孙所见到的太阳,都和泰勒斯等先祖和更早的始祖们所见的太阳并无不同。任何人究其一生对太阳的观测,都只是宇宙间的微渺一瞬。
但大量的太阳黑子出现,却会对影响地球磁场,影响人类生活生产。如,指南针会无法正确工作,鸽子找不到回家的路,现代工具如无线电通讯也会受到干扰。太阳黑子运动的强弱与多寡,会波及地球的气候变化。剧烈的时候,地球气候变得干燥,农作物产量减少;低弱的时候则气候潮湿,暴风雨频繁。
观测中心的一位专家说:“我们搞天文研究的人,耐得住寂寞可能一辈子一事无成,耐不住寂寞那一定一事无成。”
抚仙湖太阳观测站还在发展,一两年后,两米环形太阳望远镜将在这里拔地而起;中国的太阳观测也在突飞猛进,数据表明,稻城无名山址点、海西州冷湖址点也都有成为一流太阳观测站的巨大潜力。
图片
楚雄→大理
日历、农历还有太阳历
论语云:“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 天文历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为了把握生产节令,先民通过仰观星斗,俯察草木枯荣,使我们的天文历法很早就得到了发展。我国至今使用的农历,传说始于夏代,在世界科学史中占有灿烂光辉的一夜。而在我国的彝族,至今还保留着一种鲜为人知的古老历法——彝族十月太阳历。据推测,此种历法渊源于远古伏羲,大约有上万年的历史。
图片
楚雄太阳历公园,坐落在楚雄市郊,广场中间红、白、黑等多种颜色的花岗岩墙壁上雕刻着彝族十月太阳历的发明过程和计算、换算方法,彝族的产生和发展历程以及彝族古代文明成果等,有的用文字记叙,有的用图画说明,人和动植物形象栩栩如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随处可见,人们称这个雕塑广场是一部浓缩的彝族历史。
图片
图片
因为彝历不按月亮盈亏为周期,而是以地球绕太阳为周期,故称“太阳历”。在十月太阳历中,一年为十个月,一月36天,一年十月终了,另加5-6天的过年日置于岁末。平均每年为365.2442天,与太阳回归年接近。
十月太阳历将一年分为春、夏、长夏、秋、冬五季,每季分为雌雄两个月,双为雌,单位雄。选择傍晚时北斗星的斗柄指下为大寒、指上为大暑;以大寒或大暑为元日,准确地反映了季节变化的规律。
图片
彝族十月历法的历史久远,时至今日,几致湮没无闻,但它对中国文化的潜在影响,却十分广泛,且其科学性独具特色,可鹤立于世界历法之林。经相关专家学者努力,历时近四年之久的调查,鸟瞰俯拾,终于将散落在深山幽谷的十月历神珠掇拾完璧,它将重放光明,普照太空。
图片
图片
图片
当我们感叹人类文明远古流长时,时间也在山川河流中,留下了更久远的印记。沿经大理苍山石门关,忍不住要停下读一读这部历时20多亿年才形成的“天然地质史书”。
这里曾是历史上著名的茶马古道、博南古道、盐米古道及滇缅公路必经要隘,关口两座陡峭的山峰拔地而起,绝壁对峙,犹如一扇推开的巨门,“天开石门”,石门关因此而得名。峡谷高500多米,宽约2百米,长千余米。峡两岸壁削千仞,巨石突兀;清流穿峡,飞瀑层叠;藤蔓攀岩,花奇草异。
图片
图片
因为地势险峻,这里并不是热门目的地,而眼前这番世外桃源般的景象,有种置身孤独星球的幸福感,宁谧,无人打扰。
当你疲于应付生活的一地鸡毛,先别急着把杀鸡,跳脱开眼下,放眼宇宙浩渺和乾坤博大。人类探寻天文、考证地理的伟大进程永不停息。仰望星空,总让我们获取无比博大的胸怀;俯瞰大地,也总有一种生命的感悟让我们泪流满面。
图片
图片
大理→丽江
雪山脚下冰火交织成敬仰
这段的目的地行程设计有点意思,怀揣着太阳的炙热启程,在秀美神秘的雪山脚下收官,在冰与火的交织碰撞中,欣赏先人祭天,这不仅是当代人逐日的乐趣,也更像是一种自我警醒——虽然中华民族对上天苍穹的探索从未停止,但对苍穹的敬仰与敬畏,亦不曾改变。
图片
玉龙雪山以险、奇、美、秀著称于世,气势磅礴,玲珑秀丽,随着时令和阴晴的变化,有时云蒸霞蔚、玉龙时隐时现;有时碧空如水,群峰晶莹耀眼;有时云带束腰,云中雪峰皎洁,云下岗峦碧翠;有时霞光辉映,雪峰如披红纱,娇艳无比。主峰扇子陡海拔5596米,常年在云雾缠绕之中,是一座未被征服的处女峰。
图片
图片
大型实景演出《印象丽江》正是以雪山为背景大手笔的写意,是纳西族人。巍峨的玉龙雪山,雪水融化以后,经过玉水寨,流淌到古城的水道里,让生生不息的纳西族人得以延续生命。马帮从你的背后纵横奔驰而过,纳西族妇女背着背篓辛勤劳作,男人们载歌载舞,以他们独有的方式祭天,表达对生命的敬畏,对远方客人的欢迎。
图片
丽江靠近赤道,海拔高,天空透明度和大气宁静度高、光污染小,拥有得天独厚的天文资源。宇宙中更是有三颗小行星以丽江地名命名,分别是丽江星、玉龙星、泸沽湖星,一同守护这片灿烂。每到岁末,双子座流星雨如期而至之时,更能感受这冰川融雪里,无限浩瀚的日月星辰。
图片
无论在任何的阴霾下,
都能仰望苍穹的民族,是有希望的民族。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
快上车,下一程见!
图片
“寰行中国”别克·中国文化之旅是由上汽通用汽车别克品牌打造的文化体验平台。从2014年至今,“寰行中国”累计行程超过4万公里,足迹遍及神州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