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疖子医学上称为疖,是一种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单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所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其消退时间因病情轻重、治疗干预及个体差异有所不同,一般在1周到3周。
在火疖子初起时,局部皮肤会出现红、肿、热、痛的小结节,触之质地较硬。此时细菌在毛囊内大量繁殖,引发炎症反应。若患者身体抵抗力较强,且能及时采取一些正确的护理措施,如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挤压,部分较小的火疖子可能在这个阶段得到控制,炎症逐渐消退,3天左右红肿疼痛症状就会明显减轻。但如果炎症未能得到有效遏制,便会进入下一阶段。随着病情发展,小结节会逐渐增大,中央组织坏死、溶解,形成黄白色的脓栓。周围皮肤红肿范围扩大,疼痛加剧,触之有波动感。这个阶段一般会持续3-7天。在脓栓未成熟时,切不可自行挑破或挤压,以免导致炎症扩散,引发更严重的感染,如蜂窝织炎等。当脓栓成熟后,部分火疖子可能会自行破溃,流出脓液,随后疼痛会有所缓解。一旦火疖子破溃排脓,便进入愈合阶段。在脓液排出后,局部炎症会逐渐消退,皮肤开始自我修复。若火疖子较小,且破溃后引流通畅,护理得当,没有发生二次感染,一般在7-10天伤口就能逐渐愈合,皮肤恢复正常。但如果火疖子较大,或者在愈合过程中出现感染反复等情况,愈合时间可能会延长至2-3周。在此期间,伤口会有少量渗出液,需保持伤口清洁,定期换药,促进愈合。火疖子的消退需要一个过程,耐心护理与正确治疗对于缩短病程、促进恢复十分关键。
火疖子患者的注意事项
1、皮肤清洁:每天用温水轻轻清洗皮肤,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或清洁剂,以免损伤皮肤,加重炎症。清洗后,用干净的毛巾轻轻擦干,防止水分残留滋生细菌。对于已经长出火疖子的部位,在清洗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挤压,防止炎症扩散。
2、避免挤压:在火疖子未破溃前,绝对不能挤压。挤压火疖子可能会使细菌随血液扩散到周围组织,引发更广泛的感染,甚至可能导致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即使火疖子已经破溃,也不要用力挤压残留的脓液,应让其自然流出或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