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文献研究室是图书馆收藏特色文献、珍贵文献(古籍)的场所,阅览室所有文献皆造册登记,专柜保藏,仅供查阅,不外借。
一、书库管理
1.根据古籍保护的有关规定和图书馆安全管理规定,做好古籍书库的温度、湿度、灯光控制,定期通风换气,置放樟脑精、香灵草、灭鼠药,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切实做好古籍的保护工作。定期检查安全设施,发现异常及时上报。
2.保持库内整洁,每月打扫书库一次,每年除尘一次。书架不积尘埃,珍善本图书不积灰尘。
3.书库(阅览室)内严禁吸烟,严禁使用明火。严禁存放与古籍保护无关的物品。严禁携带、存放和使用各种易燃、易爆及其他有害物品。
4.下班、放假期间,务必切断各用电器电源,确保关闭门窗。
5.书库(阅览室)设置专人管理,书库钥匙由专职工作人员保管。
6.管理人员定期对库藏古籍进行清理检查,发现破损及时登记在册。
7.古籍善本出入库应有详尽记录与签收手续。除书库(阅览室)管理人员外,未经馆长同意任何人不得进入书库。
8.书库除所属管理人员外,其他工作人员和读者一般不得进库。如确因工作需要进库,经部主任同意并登记后方可进库。
9.国内外来宾参观书库需事先与馆办公室联系,经主管馆长同意后由指定的专人陪同方可入库参观。
10.特色文献(古籍)阅览室(书库)工作人员发生调动,需与接收人员、部门主任等三方亲自当面清点,清单签字报送办公室后,才可调离。
二、特色文献(古籍)管理
1、文献的验收。文献到库后,工作人员须仔细核实清单所列文献的题名、数量,全面、认真地检查文献的状况,经核实无误后,在送书清单签字,并将文献入库、上架。
2.工作人员务必严格把关,遇到以下情况可拒绝验收或入库:
(1)文献题名、数量与清单不相符合;
(2)文献有缺页、污损等各种异常情况;
(3)文献未经编目或尚未加工完整。
3.入库文献经核对、清点后,工作人员须及时填写入库记录。
4.文献入库后,工作人员应及时进行上架,并严格按照现行的文献分类法排放文献,同时保持文献的整洁。
5、在每排书架的醒目处设置架标,标明该排书架图书的起迄类号。
6.工作人员应根据文献数量的变动,及时进行倒架。
7.工作人员应该对所有文献编写专用目录,并随时补充新到文献的目录信息。
8.破损文献的修复方案须报馆领导批准后方可实施。
9.工作人员应定期(一年为限)对文献进行清点,并记录盘点经过及结果,如有误差应及时查明原因并予纠正。库存信息定期汇总并向馆里呈报。
10.严禁将文献擅自带出书库。
11.读者所需文献须由工作人员亲自提取,不允许读者自行提取。古籍文献出库时必须进行登记,注明书名、函数、册数、日期。
12.不允许对文献进行随意的乱动,工作人员应该严格自律,并有权制止和纠正读者的类似行为。
三、查阅管理
1.古籍阅览的读者对象以本校教学科研人员和博、硕士为主。
2.本校教师确因教学科研需要使用特色文献(古籍)时,须经主管馆长签字批准。本校博硕生、访问学者使用特色文献(古籍)须开具由导师签字的介绍信,并经主管馆长签字批准。
2.读者进入古籍阅览室时须检查其有效证件和介绍信并予登记。
3.读者阅览古籍须填写索书单,由工作人员进库取书,在古籍阅览室阅读。
4.向读者宣传、解释古籍文献阅读注意事项:
(1)珍爱古籍文献,小心翻阅,不得舔唾液捻翻书页;
(2)阅读时不能使用自来水笔,不得在书上勾划、涂抹、撕页;
(3)自带的饮用水不要放在阅览桌上,以免不慎碰翻后浸湿损坏书籍。
5.读者查阅后的古籍文献须当日入库,入库时仔细检查书中是否有折书角、夹纸条等情况,是否出现短册、册数颠倒、沾污、破损等情况,如有问题及时纠正并做好记录。
6.对违反制度,损坏、盗窃文献资料或设备者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理。